減肥多年沒成功?破解常見減重迷思

減肥多年沒成功?破解常見減重迷思

減重對許多女性而言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長路。你是否曾經嚐試各種流行減肥法,多年下來體重卻始終不見理想?別灰心!其實你可能是不小心踩到了一些減重地雷。本篇將以輕鬆科普的方式,解析幾個常見但容易誤入的減重方法,說明它們為什麼短期有效、長期卻可能讓你越減越挫折,並提供實用建議,幫助你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,遠離復胖噩夢。

1. 斷食法:短期見效,長期隱憂

168斷食法、5:2輕斷食等間歇性斷食近年很夯,強調限制每日進食時段來減肥。例如168斷食法是在一天中16小時禁食、8小時內進食。短期而言,很多人真的靠斷食瘦下來,因為進食時間變少,自然吃進較少熱量​。醫師指出,一天吃2000卡路里,不管16小時內吃完還是8小時內吃完,效果其實差不多;斷食之所以讓體重下降,主要是總進食量減少,而不是空腹時間有魔法

然而,長期執行斷食若方法不當,隱藏的風險就出現了。許多人實施斷食後因長時間挨餓,在可進食時段報復性進食,特別是蛋白質常吃不夠,又缺乏運動,結果可能減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​。肌肉量流失會讓基礎代謝率下降,身體消耗熱量的效率變差,長遠來看反而更難瘦。研究甚至發現,有些採取斷食的人減掉的體重中只有三分之一是脂肪,另外三分之二竟是瘦肉組織,流失的肌肉比例比一般低熱量節食者還高​!可見若沒有搭配充足營養和運動,長期斷食可能讓代謝變慢、體脂肪比例更高。因此,斷食法並非萬靈丹,不能只看短期體重下降的成效,還要顧及長期代謝健康。

2. 單一飲食法:營養失衡的陷阱

許多人曾嘗試過「單一食物減肥法」,例如只吃香蕉、只吃水煮蛋或只喝蔬菜汁等,希望用某種神奇食物迅速瘦身。然而,這類單一飲食法往往讓身體處於營養不均的狀態。一開始體重下降多是因為總熱量攝取驟減,短期效果明顯,但掉的體重大多是水分和寶貴的肌肉。長期只吃單一食物,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嚴重不足,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、免疫力降低、掉髮、月經不調等問題​。想像一下,每天只啃香蕉,身體得不到蛋白質鐵質,久了你可能會覺得疲憊、暴躁,甚至出現貧血心悸的狀況——這可不是健康減肥該有的結果。

更麻煩的是,單一食物減肥非常難長期堅持。一旦熬不住恢復正常吃飯,基礎代謝率降低的身體反而更容易囤積熱量,結果往往是一復食就復胖​。有營養師指出,單一食物法執行困難又不持久,一停下來體重就彈回來,非常典型的溜溜球效應​。

千萬不要被網路上某種單品食物的神效傳言所迷惑。人體需要六大營養素(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維他命、礦物質、水),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以包辦全部​。因此,比起極端地只吃單一食物,還是要講求均衡飲食,每餐搭配不同類型的食物,才能既瘦身又維持健康。單一飲食法偶爾作為短期調整可以,但長期實施絕對不建議。想瘦又不復胖,關鍵在於營養均衡、適度熱量控制,而不是走極端捷徑。

3. 極低熱量赤字法:傷害代謝、流失肌肉

所謂極低熱量飲食(VLCD),是指每天僅攝取極低的熱量(通常800大卡以下)的減肥方式。這種方法有個暱稱叫「仙女餐」,意思是吃得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一樣少。不可否認,嚴格控制熱量的確能讓體重迅速下降:畢竟每天吃那麼少,身體被迫燃燒儲存的能量,短時間內體重計上的數字。但是,這種近乎挨餓的減肥法其實潛藏嚴重風險。首先,如果沒有搭配運動,身體在嚴重熱量不足時會優先分解肌肉蛋白來提供能量,導致大量肌肉流失、基礎代謝率跟著下降​。有研究指出,長期攝取過低熱量會讓身體自行消耗的熱量降低高達23%,換言之,代謝大幅變慢​。而且即使你停止節食,這種代謝變慢的狀態還會持續一段時間​。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結束極低熱量飲食後,往往80%的人體重又會漲回來甚至更重​。

極端熱量赤字法還可能帶來其他健康問題:長期嚴重缺乏營養容易造成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,引發貧血、骨質疏鬆等後遺症;快速掉體重也可能讓你覺得疲憊、頭昏,影響日常生活品質。更別提嚴重飢餓帶來的心理壓力,很多人撐了一陣子之後暴飲暴食,前功盡棄。回想一下那些「喝水都怕胖」的日子,其實是身體在跟你抗議——長期熱量過低,它已進入節能模式,稍微多吃一點就急著囤積脂肪自保。極端節食減重就像用自由落體快速下降,最終卻可能反彈回更高的位置。

4. 減重手術:減重快速,術後挑戰多

對於體重過高且傳統減肥方式無效的人而言,減重手術(如胃繞道、袖狀胃切除等)提供了一條快速降重的途徑。手術後胃變小、吸收變少,患者往往在短時間內體重大幅下降,甚至改善了糖尿病、高血壓等併發的健康問題。然而,減重手術絕不是一勞永逸的「捷徑」,術後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挑戰和風險,需要患者付出長期的努力去克服。

首先,任何外科手術都有風險。減重手術是在胃腸道動刀,術中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包括出血、感染、吻合口滲漏等​。由於重度肥胖患者本身麻醉風險較高,國內外統計這類手術仍存在一定的死亡率​。雖然隨著醫療進步,手術安全性已大幅提高,但我們不可輕忽手術本身對身體的巨大衝擊。此外,術後初期患者可能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絞痛等不適,需要留院觀察照護。一些人在術後會經歷所謂「傾倒症候群」(食物快速進入腸道引發心悸、冒冷汗等症狀),日常飲食必須非常小心。

更長遠的挑戰在於術後的飲食與營養管理。手術讓胃變小、腸道吸收減少,雖然達到減重目的,卻也意味著營養素吸收能力下降。因此減重手術患者必須終生注意飲食均衡,並可能需要額外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​。否則,術後常見的營養不良問題可能找上門——例如缺鈣導致骨質疏鬆、缺鐵引起貧血、缺維生素B12造成神經病變等​。可以想見,術後的飲食控制其實一點不比減肥前輕鬆:每一口食物都要計畫,定時補充營養品,嚴格避免高糖高脂的食物以免影響減重效果或引發不適。很多過來人分享,手術後他們反而更謹慎地對待飲食,重新學習健康的飲食模式。

此外,減重手術並不保證永不復胖。如果患者術後依然維持不良飲食習慣(例如經常吃高熱量軟性食物、甜飲料),體重仍可能部分回升。手術縮小的是胃袋,但改變生活方式的決心還得靠自己來維持。正如醫師所說:「如果完全不想改變,只想動個手術就此一帆風順,是不可能的」​。減重手術是輔助減肥的強效工具,但術後的配合與自我管理才是決定長期成敗的關鍵​。因此,考慮手術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,評估自己能否堅持術後的種種要求。

讓減重真正成功的實用建議

斷食法(168斷食、5:2斷食)

迷思: 不吃東西就能燃燒脂肪,越長時間空腹越好?

現實: 斷食的確能短期降低體重,但如果營養攝取不足,身體會進入「省電模式」,基礎代謝下降,反而更容易復胖。此外,斷食後的飢餓感會導致暴飲暴食,讓減重變得更難。

正確建議: 不用極端斷食,改為均衡飲食+適當飲食時間調整,比如晚上少吃高熱量食物,而不是長時間不吃。

單一飲食法(只吃某種食物減肥)

迷思: 香蕉減肥法、水煮蛋減肥法、喝果汁減肥法……只吃某種食物就能瘦?

現實: 這類飲食缺乏蛋白質、維生素和必要的營養,會導致肌肉流失、免疫力下降、掉髮、貧血等問題。最終,當你恢復正常飲食時,體重往往會反彈。

正確建議: 均衡攝取各類食物,適量控制熱量,不要迷信「神奇食物」能幫你瘦身。

極端熱量赤字(每天少吃到極致)

迷思: 只要每天吃很少(800卡以下),體重就會一直降?

現實: 極端低熱量飲食會迫使身體消耗肌肉,讓基礎代謝率下降,未來更容易復胖。更可怕的是,長期低熱量攝取會導致疲倦、掉髮、月經不調,甚至影響心血管健康。

正確建議: 控制熱量,但不過度節食,建議每天減少300-500卡並搭配運動,才能健康瘦身。

減重手術(胃繞道、胃縮小)

迷思: 手術是減肥終極解方,動了手術就能瘦一輩子?

現實: 減重手術適用於極度肥胖或健康風險嚴重者,但並非萬靈丹。術後需要嚴格控制飲食,否則仍有復胖風險。此外,術後可能會有營養不良、腸胃問題等副作用。

正確建議: 若體重未達醫療需求標準,應先嘗試飲食控制與運動,培養長期可維持的健康習慣。

如何真正瘦身,不復胖?

均衡飲食: 不極端減少熱量,確保攝取蛋白質、健康脂肪與適量碳水化合物。

規律運動: 增加肌肉量,提高基礎代謝,幫助身體燃燒脂肪。

避免飲食陷阱: 避免含糖飲料、精緻澱粉,改選擇天然食物。

設定合理目標: 每週減重0.5-1公斤是健康範圍,減太快易復胖。

長期堅持: 減重是習慣的改變,而非短期挑戰,持之以恆才是關鍵!

結論:少走捷徑,才能真正瘦得健康、瘦得長久!

返回網誌

立特拉2.0


立特拉渦旋音波2.0台灣終於上市了,不需要再千里迢迢去韓國也能享受最新技術,維持年輕肌膚在台灣只要一個中午就能輕鬆搞定,達到更緊緻、更穩定低痛。

立特拉2.0是一款全新一代的高科技緊實拉提療程,擁有多項獨特的專利科技,包括TDIPTM技術、TDTTM技術和UDPTM技術。TDIPTM技術利用熱脈衝進行熱擴散,TDTTM技術實現了高強度的聚焦能量輸出,而UDPTM技術則通過數位化控制能量傳遞到皮膚的各層。這些技術的結合使得Liftera2能夠產生穩定、精確的音波峰值能量,音波加熱的範圍比原先多出4倍,而形成更深、更廣的熱擴散區域,提高了治療的效果和安全性

TDT

高強度聚焦

TDIP

脈衝式熱擴散

UDP

數位控制能量輸出可降低痛感 擴大效果範圍

高強度聚焦超音波的作用

高強度聚焦超音波(HIFU)能穿透組織直達目標區域膚層,在該區產生熱凝結點與熱擴散效應,促使周圍組織緊縮、膠原蛋白的再生重組,進而改善皮膚細紋、拉提緊緻並提亮肌膚。

特色 1 ►低痛拉提新選擇

特色 2 ►午間輕醫美 快速重回岡位 展現美麗

特色 3 ► 渦旋音波拉提特拉Liftera ,能治療臉部更細微精緻區域

渦旋音波拉提 立特拉Liftera
如何不產生傷口,達到拉提效果?

渦旋音波使用美國FDA核准高強度聚焦式超音波 (HIFU –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) 技術。就像放大鏡在太陽下,聚集一小範圍的高頻能量在皮下支持韌帶和筋膜層的位置,可引起深層皮膚向量收縮,同時促進這些位置的膠原蛋白活化。由於探頭跟聚焦點之間的皮膚,是低能量所以不會有傷害,達到無傷口拉提效果。

為什麼 渦旋音波拉提
立特拉Liftera有效卻可以低痛?

渦旋音波首次將聚焦超音波技術,以單點聚焦在有效加熱點,利用動態式高頻率發射,探頭採高速滑動方式治療,分散每點熱疼痛以增加舒適度。

TDT TM-熱擴散技術

在高達每秒10發的高頻發射,醫師控制滑動速度和方向,逐漸在目標拉提位置形成 聚焦熱區 (Thermal Zone),利用高強度聚焦熱擴散技術TDT (Thermal Diffusion Treatment),藉此提高刺激膠原蛋白新生重組,達到低痛卻高效收縮拉提效果。

多種探頭規格 應對各種膚況

每個人的膚質和年紀會產生不一樣狀況,有人年輕鬆而不垂;也有人已達"知天命之年"膠原蛋白流失又鬆又垂,能深入皮膚支撐帶和筋膜層的立特拉就是很好的選擇,具備1.5mm,3.0mm和4.5mm三種治療深度,分別對於深淺真皮層和筋膜層進行多層次拉提。

溫和拉提無痛感

皮膚支撐帶是支撐皮膚平滑的重要組織,也是拉提技術經常施打的區域,而立特拉2.0不同深度的探頭可直達想要作用的皮膚層,降低周圍皮膚組織的傷害,降低痛感、溫和有效。

渦旋輸出,貼合臉部各種角度

Liftera2渦旋音波的探頭輕巧,且為渦旋輸出,無特定方向性操作。醫師可依患者自身狀況進行密度調整,也能自由貼合臉部曲面滑行操作,進行局部加強,更容易控制全臉覆蓋區域

輕巧筆型探頭

Liftera2筆型提供最小面積接觸皮膚,更 容易針對小部位進行操作治療。探頭半 徑僅8mm,適用貼合臉部各角度。 

貼合臉部各種角度

與線性音波不同,Liftera2可自由貼合臉 部曲面滑行操作,不侷限線性治療,更 易控制能量並加強治療區。

渦旋輸出

筆型輕巧,無特定方向性操作。操作人 員可依患者皮膚狀況進行密度調整與局部加強

渦旋音波拉提Liftera常見Q&A

Q : 什麼人適合渦旋音波拉提治療?

A : 臉頰有鬆弛、下垂、細紋、缺乏光澤、雙下巴、嘴邊肉、脖子與下巴分界不明顯者,眼睛下垂無神,初老症狀、或是想作為定期保養緊緻皮膚者,皆適合此治療。

Q : 渦旋音波拉提治療過程需要多久?

A : 醫師會依據個人需求來搭配渦旋音波拉提不同的治療探頭、發數,一般一次治療約十五至四十分鐘。

Q : 渦旋音波拉提需要幾次治療? 每次的間隔多久?

A : 依皮膚鬆弛程度由醫師規劃渦旋音波拉提治療次數,嚴重者或希望效果更好者可能需要一次以上的治療,間隔六至八週。效果可维持約一年以上,建議可每年定期進行保養治療。

Q : 渦旋音波拉提恢復期需要多久?

A : 渦旋音波拉提利用聚焦超音波技術,表皮沒有傷口,無須恢復期,不影響日常生活。

Q : 渦旋音波拉提治療前有什麼注意事項?

A : 若有特殊疾病如:糖尿病、癲痛症、心臟病、服用抗凝血劑及面部神經曾有問題等,不建議進行治療。其他未列入之注意事項,如有其他特殊情況如懷孕者,,請務必先告知醫師評估。

Q : 渦旋音波拉提治療後注意事項?

A : 治療建議加強防曬與保濕。術後一周內避免使用任何美白、酸類、去角質類或含酒精類產品,避免皮膚出現敏感狀況。

衛生福利部 醫療器材許可證

衛部醫器輸字第037037號

注意事項

  • 建議停止服用A酸或使用去角質、酸類等保養品。
  • 建議停止服用阿斯匹靈等抗凝血藥物。
  • 避免過度日曬,讓肌膚變脆弱或泛紅。
  • 建議使用溫和的清潔產品,清潔治療區域,請勿在•治療區域使用乳霜、乳液等保養品。
  • 若出現皮膚乾癢不適、曬傷、濕疹、毛囊炎等狀況,建議治療完畢或狀況趨緩後再進行。
  • 若治療部位若曾注射肉毒、玻尿酸填充,或埋線、手術等植入物,請於術前詳細告知醫師。
  • 若曾有局部麻醉藥劑或外用藥膏過敏者,請於術前詳細告知醫師。
  • 若有嚴重過敏或蟹足腫體質者,請於術前詳細告知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