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不規律?五大建議教你如何調理!

月經不規律?五大建議教你如何調理!

 

妳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困擾?原本規律的月經突然提前、延後,甚至有時候幾個月沒來?這種「月經亂掉」的情況,讓人既擔心又煩惱。月經(MC)是女性健康的重要指標,通常週期介於 21~35 天之間。但如果月經忽早忽晚、量多量少,甚至好幾個月沒來,可能就代表身體出現異常訊號。許多女性都有過「MC 不規律」的經驗,月經週期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,但不用過度驚慌!只要找出原因並調整生活習慣,大多數情況都能改善。

正常的月經週期

月經是女生身體正常運作的一部分,通常從青春期開始,一直到更年期才會慢慢結束。簡單來說,它是身體每個月為了可能的懷孕做準備的過程。當沒有受精卵著床時,子宮內膜就會剝落,形成我們熟悉的月經。 正常的月經週期是一種身體自我調節的機制,一般來說,週期長度、經期長短、經血量與顏色都有一定的範圍。如果妳的月經一直很穩定,那代表身體狀況良好,但如果忽然變得很亂,就可能需要注意生活習慣或健康狀況了。觀察自己的月經變化,能讓妳更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,並在需要時及早調整或尋求專業幫助!

正常月經的基本特徵

週期長度 正常月經週期約 21~35 天,平均約 28 天。 週期從月經第一天開始計算,到下次月經來潮的前一天結束。 若每個月變動不超過 7 天,多數屬於正常範圍。

經期持續時間

正常月經一般持續 3~7 天。 經血量最多的時間通常在前 2~3 天,之後逐漸減少。 

經血量

總出血量約 30~80 毫升,大約是 3~5 湯匙。 一天換 3~5 片正常型衛生棉屬於正常範圍。 若每小時需要更換一次衛生棉,或超過 7 天仍大量出血,可能屬於異常。 

經血顏色與質地

正常經血顏色從 鮮紅色到深紅色,前幾天較紅,接近結束時可能偏棕色或暗紅色。 偶爾有少量血塊(小於一元硬幣大小)屬正常現象,但若血塊頻繁或過大,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。

月經不規律的常見原因

有時候月經會出現不規律的狀況,例如來得太早、太晚,或者經血量明顯變多或變少。這些變化可能只是短期內的身體反應,但如果經常發生,就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。

壓力過大

壓力會影響腦下垂體與卵巢之間的訊號傳遞,導致排卵異常,使月經週期忽長忽短,甚至停經。 長期壓力還可能影響黃體素與雌激素的平衡,使月經變得不規律。

作息不正常

熬夜、輪班工作、日夜顛倒,會干擾生理時鐘,進而影響排卵與月經週期。 生理時鐘混亂可能使月經提早、延遲,甚至出現無排卵的情況。 

飲食失衡

過度節食或減肥:極端低熱量飲食可能導致雌激素水平下降,影響子宮內膜增厚,進而導致月經量少或停經。

高糖與加工食品攝取過多:可能影響胰島素敏感性,進而影響卵巢功能,特別是多囊卵巢症候群(PCOS)患者。 過量咖啡因與酒精:可能影響內分泌平衡,使月經變得不規律。

身體負擔劇烈

過度運動或體重劇烈變化 劇烈運動(如馬拉松、健美訓練)可能讓體內壓力荷爾蒙(皮質醇)上升,進而影響排卵功能。

體脂過低(低於18%)會使雌激素下降,導致月經消失或變得極為不規律。

疾病

內分泌疾病與生理變化 多囊卵巢症候群(PCOS):導致雄性激素過高,使排卵變得不規律,月經週期長短不一。 

甲狀腺功能異常:無論甲狀腺亢進或低下,都會影響新陳代謝與排卵,進而導致月經異常。 更年期提前:若女性在30多歲就發生卵巢早衰,可能導致提早停經。

五大調理方法,讓月經恢復規律

減壓放鬆

適當運動、瑜伽、冥想或泡澡,都有助於降低壓力。 每天留點時間給自己放鬆,例如閱讀、聽音樂或散步。 

規律作息

每天固定時間睡覺、起床,讓生理時鐘維持穩定。 避免熬夜,建議晚上11點前入睡,確保荷爾蒙正常分泌。 

均衡飲食

補充鐵質與維生素B群,如紅肉、肝臟、菠菜等,可改善貧血影響的月經問題。 

健康脂肪攝取

如深海魚、堅果、亞麻籽,有助於維持荷爾蒙平衡。 減少咖啡因與酒精攝取,以降低內分泌波動。 

適量運動

每週進行3~5次30~4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或瑜伽。 避免過度訓練,以免體脂過低、雌激素減少,影響月經週期。 

適時就醫檢查

若月經異常持續 3 個月以上,建議至婦產科就醫。 醫生可能會安排荷爾蒙檢測、超音波檢查,找出可能的內分泌問題。 若確認為荷爾蒙失調,醫師可能會建議口服避孕藥或其他藥物調整月經週期。

何時該看醫生?

連續3個月以上月經異常(過長、過短、不來)。

經血過多(每小時需更換1片以上衛生棉)、經期超過7天。

月經異常伴隨嚴重經痛、體重變化劇烈、掉髮或痤瘡惡化。 懷疑懷孕但月經未來潮。

月經不規律雖然讓人擔心,但多數情況可以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改善。透過減壓、規律作息、健康飲食、適量運動,許多女性都能找回穩定的月經週期。如果嘗試調整後仍無改善,或有其他異常症狀,請盡早就醫,確保健康!

返回網誌

立特拉2.0


立特拉渦旋音波2.0台灣終於上市了,不需要再千里迢迢去韓國也能享受最新技術,維持年輕肌膚在台灣只要一個中午就能輕鬆搞定,達到更緊緻、更穩定低痛。

立特拉2.0是一款全新一代的高科技緊實拉提療程,擁有多項獨特的專利科技,包括TDIPTM技術、TDTTM技術和UDPTM技術。TDIPTM技術利用熱脈衝進行熱擴散,TDTTM技術實現了高強度的聚焦能量輸出,而UDPTM技術則通過數位化控制能量傳遞到皮膚的各層。這些技術的結合使得Liftera2能夠產生穩定、精確的音波峰值能量,音波加熱的範圍比原先多出4倍,而形成更深、更廣的熱擴散區域,提高了治療的效果和安全性

TDT

高強度聚焦

TDIP

脈衝式熱擴散

UDP

數位控制能量輸出可降低痛感 擴大效果範圍

高強度聚焦超音波的作用

高強度聚焦超音波(HIFU)能穿透組織直達目標區域膚層,在該區產生熱凝結點與熱擴散效應,促使周圍組織緊縮、膠原蛋白的再生重組,進而改善皮膚細紋、拉提緊緻並提亮肌膚。

特色 1 ►低痛拉提新選擇

特色 2 ►午間輕醫美 快速重回岡位 展現美麗

特色 3 ► 渦旋音波拉提特拉Liftera ,能治療臉部更細微精緻區域

渦旋音波拉提 立特拉Liftera
如何不產生傷口,達到拉提效果?

渦旋音波使用美國FDA核准高強度聚焦式超音波 (HIFU –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) 技術。就像放大鏡在太陽下,聚集一小範圍的高頻能量在皮下支持韌帶和筋膜層的位置,可引起深層皮膚向量收縮,同時促進這些位置的膠原蛋白活化。由於探頭跟聚焦點之間的皮膚,是低能量所以不會有傷害,達到無傷口拉提效果。

為什麼 渦旋音波拉提
立特拉Liftera有效卻可以低痛?

渦旋音波首次將聚焦超音波技術,以單點聚焦在有效加熱點,利用動態式高頻率發射,探頭採高速滑動方式治療,分散每點熱疼痛以增加舒適度。

TDT TM-熱擴散技術

在高達每秒10發的高頻發射,醫師控制滑動速度和方向,逐漸在目標拉提位置形成 聚焦熱區 (Thermal Zone),利用高強度聚焦熱擴散技術TDT (Thermal Diffusion Treatment),藉此提高刺激膠原蛋白新生重組,達到低痛卻高效收縮拉提效果。

多種探頭規格 應對各種膚況

每個人的膚質和年紀會產生不一樣狀況,有人年輕鬆而不垂;也有人已達"知天命之年"膠原蛋白流失又鬆又垂,能深入皮膚支撐帶和筋膜層的立特拉就是很好的選擇,具備1.5mm,3.0mm和4.5mm三種治療深度,分別對於深淺真皮層和筋膜層進行多層次拉提。

溫和拉提無痛感

皮膚支撐帶是支撐皮膚平滑的重要組織,也是拉提技術經常施打的區域,而立特拉2.0不同深度的探頭可直達想要作用的皮膚層,降低周圍皮膚組織的傷害,降低痛感、溫和有效。

渦旋輸出,貼合臉部各種角度

Liftera2渦旋音波的探頭輕巧,且為渦旋輸出,無特定方向性操作。醫師可依患者自身狀況進行密度調整,也能自由貼合臉部曲面滑行操作,進行局部加強,更容易控制全臉覆蓋區域

輕巧筆型探頭

Liftera2筆型提供最小面積接觸皮膚,更 容易針對小部位進行操作治療。探頭半 徑僅8mm,適用貼合臉部各角度。 

貼合臉部各種角度

與線性音波不同,Liftera2可自由貼合臉 部曲面滑行操作,不侷限線性治療,更 易控制能量並加強治療區。

渦旋輸出

筆型輕巧,無特定方向性操作。操作人 員可依患者皮膚狀況進行密度調整與局部加強

渦旋音波拉提Liftera常見Q&A

Q : 什麼人適合渦旋音波拉提治療?

A : 臉頰有鬆弛、下垂、細紋、缺乏光澤、雙下巴、嘴邊肉、脖子與下巴分界不明顯者,眼睛下垂無神,初老症狀、或是想作為定期保養緊緻皮膚者,皆適合此治療。

Q : 渦旋音波拉提治療過程需要多久?

A : 醫師會依據個人需求來搭配渦旋音波拉提不同的治療探頭、發數,一般一次治療約十五至四十分鐘。

Q : 渦旋音波拉提需要幾次治療? 每次的間隔多久?

A : 依皮膚鬆弛程度由醫師規劃渦旋音波拉提治療次數,嚴重者或希望效果更好者可能需要一次以上的治療,間隔六至八週。效果可维持約一年以上,建議可每年定期進行保養治療。

Q : 渦旋音波拉提恢復期需要多久?

A : 渦旋音波拉提利用聚焦超音波技術,表皮沒有傷口,無須恢復期,不影響日常生活。

Q : 渦旋音波拉提治療前有什麼注意事項?

A : 若有特殊疾病如:糖尿病、癲痛症、心臟病、服用抗凝血劑及面部神經曾有問題等,不建議進行治療。其他未列入之注意事項,如有其他特殊情況如懷孕者,,請務必先告知醫師評估。

Q : 渦旋音波拉提治療後注意事項?

A : 治療建議加強防曬與保濕。術後一周內避免使用任何美白、酸類、去角質類或含酒精類產品,避免皮膚出現敏感狀況。

衛生福利部 醫療器材許可證

衛部醫器輸字第037037號

注意事項

  • 建議停止服用A酸或使用去角質、酸類等保養品。
  • 建議停止服用阿斯匹靈等抗凝血藥物。
  • 避免過度日曬,讓肌膚變脆弱或泛紅。
  • 建議使用溫和的清潔產品,清潔治療區域,請勿在•治療區域使用乳霜、乳液等保養品。
  • 若出現皮膚乾癢不適、曬傷、濕疹、毛囊炎等狀況,建議治療完畢或狀況趨緩後再進行。
  • 若治療部位若曾注射肉毒、玻尿酸填充,或埋線、手術等植入物,請於術前詳細告知醫師。
  • 若曾有局部麻醉藥劑或外用藥膏過敏者,請於術前詳細告知醫師。
  • 若有嚴重過敏或蟹足腫體質者,請於術前詳細告知醫師